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地位,教育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 “教育三问”将问出哪些教育红利 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提升温州教育“铁三角”地位离不开一支“铁军” “持续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着力加快‘三大转型’,大步迈向‘三个城市’,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奋力谱写浙江新方位下温州发展的辉煌篇章。”——这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给未来五年温州发展的定调。 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综合实力上,更体现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温州教育如何巩固提升“铁三角”地位,如何打造浙江省三大教育中心之一,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 为贯彻党代会精神,回顾去年我市教育工作,部署2017年任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昨日召开。温州晚报记者对话郑建海局长,为你披露未来温州教育有哪些期待。
记者:郑局长你好,在这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后,我们教育局第一时间对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贯彻,并开展了“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地位,教育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为何要开展这“教育三问”活动? 郑建海:能否在全省拥有“铁三角”地位,是党代会给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新命题,答好这份答卷,市教育局责无旁贷。近期,我们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开展“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地位,教育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聚焦“教育三问”:“怎么看”,就是既要进一步认清温州教育的差距和问题,也要看到温州教育的潜力和优势;“怎么想”,就是要深入研究谋划温州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怎么干”,就是要发扬教育系统苦干实干的精神,克难攻坚,推进温州教育赶超发展。 通过专题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锚定目标方向,明确行动措施,激发工作干劲,增强当标杆、走前列的底气、使命和信心,加快推进温州教育赶超发展,不辜负市委的嘱托和老百姓的期盼。 记者:打造“铁三角”,温州教育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去突破? 郑建海:温州作为浙江省的教育大市,教育人口占全省约1/6。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温州教育坚持均衡、质量、问题、改革、民生五大导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应该说,在规模与量能上,温州教育已经具备全省“铁三角”地位。但在内涵发展上,特别是对照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全市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优质教育供给仍然不足,县域、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教育结构性短板仍然突出,学前教育资源急需扩容,职业教育发展滞缓;教育教学质量仍然不高;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为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从去年开始,我们启动实施“补短板、育亮点、树标杆”专项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共查找出12项“短板”,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经过一年的克难攻坚,8项主要指标在全省实现晋等升位,最大增幅上升5位。下一步,我们将瞄准2018年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持续开展“补短板”行动,咬定高标,精准发力。同时,增强“量上不足质上补、面上不足点上补、指标不足经验补”的“补位”意识,积极开展“育亮点”行动,打造温州教育的特色品牌,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温州样本。 记者:教育部门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巩固提升温州教育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 郑建海: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实施温州教育“十大工程”,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具体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求突破:首先,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上求突破。今年继续滚动推进两批共300所的“新优质学校”培育,并通过实施消除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温州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供给水平,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家长不再为“择校”而纠结,不再为“学区房”而苦恼;第二,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新高考的适应性研究,进一步提高全市重点高校重点专业录取率,同时加强初高中衔接研究和实践,带动初中教学质量提升;第三,则是在补齐教育结构性短板上求突破。今年要新(改扩)建幼儿园70所,增加学位2100多个,并加快推进13所中职学校迁(扩)建。第四,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求突破,着重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课程改革、课堂变革、评价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信息化等。 记者: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您强调,要围绕党代会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铁”的标尺立起来,打造一支教育铁军,请问有哪些具体做法? 郑建海:打造“铁三角”,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秉持教育理想、履行教育使命、勇立改革潮头、决胜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铁军。我们将重点围绕行政干部、校长、教师、班主任等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干事创业的活力。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为重点,推进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以提升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为重点,推进校长队伍建设。以提升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职业专注度为重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以“三大转型”为重点,引导班主任从管理型向导师型转变,成为学生的生涯导师、心灵导师、学业导师。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守法律纪律底线,抓实严明纪律、选好用好干部,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合拳。(2017-3-10 晚报记者 第4版 范晨/文 陈禾佳/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