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郑建海一行调研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先后走访温州中通国际学校和龙湾中学,并召开专题调研会议。龙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崔丽华、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董学德,市教育局周平珊、胡海帆、王永其、郎建华等处室负责人,龙湾区教育局局长郑小强等陪同调研。龙湾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浙南产业集聚区文教体局班子成员等参加调研会议。
在温州中通国际学校,调研组一行视察了教室、功能室和寝室,听取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近年来办学成效的汇报。郑建海表示,中通国际学校近年来办学成效明显,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绩突出,成效明显。希望龙湾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将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做优,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视察期间,郑建海还亲切慰问了七年一班的学生,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龙湾中学,校长蔡朝晖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学校2017年新高考备考情况,并表示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力争高考取得新突破。郑建海对龙湾中学近年来的工作高度赞许,对学校的高考应对策略十分满意,对学校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面对新高考表现出的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充分肯定,对学校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大为赞赏,并鼓励学校继续凝聚力量,在巩固二模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
在调研会议上,郑小强汇报了龙湾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推进情况和2017年工作安排。2016年,龙湾全面优化教育发展规划,及时推出“品质教育·学在龙湾”品牌建设活动,顺利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紧盯年度计划分解表,密排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年度教育任务,实现各类教育高位均衡。注重基层创新,推进教育改革。把深化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逐渐形成龙湾教育的显著特色和独特优势。2017年是建设“市区东部教育高地”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湾将紧紧围绕“品质教育·学在龙湾”品牌建设,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全速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工作,紧抓教育优质均衡,打造教育铁军,实现“不出龙湾也能上名校”的目标,让全体龙湾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随后,董学德汇报了浙南产业集聚区教育工作情况。
郑建海对近年来龙湾教育工作成绩非常肯定,对龙湾教育发展态势非常满意。他指出,过去的一年,龙湾教育打了一个翻身仗,整体影响力、群众认可度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升,提出“品质教育·学在龙湾”的响亮口号,具体引领性、导向性和激励性;注重顶层设计,注重项目落实,强化整体推进,工作有力有效;顺利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普遍认可;教育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赶超全省平均水平,补短板系列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中考成绩实现“九连冠”,高考质量前景可观;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充分掌握教育宣传的主题、节点、手段,整体策划系统推进,为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发出了温州教育“最强音”。
与此同时,郑建海对市区东部教育尤其是龙湾教育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坚持质量立教。要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任何时候都要把质量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在巩固初中质量全市领先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寻找突破口,为高中质量提升打下扎实基础。面对新高考,要始终保持清醒,精准研判,精准复习,精准导向。二是注重协调发展。龙湾教育要继续做好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的三篇文章,一要协调区域教育资源,推动龙湾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二要协调各类教育发展,补齐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短板;三要协调公民办教育发展,在推进公办教育品牌建设的同时,鼓励优质民办教育发展。同时要抓住“大拆大整”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优化教育布局。三是提振发展信心。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解放,拉高标杆,深入开展“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地位,教育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的“三问”大讨论活动,为温州打造全省教育三大中心贡献力量;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忘初心,勇立潮头,担负起应尽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效力,向改革要活力,切实落实“县管校聘”、管办评分离、校长职级制等改革。四是推进五大机制。强化目标导向机制,精准导向发力;强化优质培育机制,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强化教育评估机制,紧盯薄弱项目促提升;强化教育保障机制,确保人员和经费到位;强化教育奖惩机制,寻求新突破,为全市教育系统树立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