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技术组老师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高考方案的调整与变化,以探究技术核心素养为主题,依托课堂,团结互助,精力合作,共同提高。结合技术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技术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科研工作,特将本学期技术组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学期工作开展:
1、根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活动表,期初制定了本组教研组计划,及时通知并组织老师参与市直与市级的各项教科研活动。主要参加了在瓯海中学举行的期初通用技术市直属高中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平阳鳌江中学举行的温州市技术二模分析会,在温州八高举行的市直双周学科教研活动,在温州艺术学校及肯恩大学举办的“浙江-新泽西州STEM创新教育论坛”,在越秀学校举办的温州市直通用技术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以及在新永强中学举行的温州市通用技术优质课观摩活动等。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加强学科组老师与其他学校学科组老师的交流,探讨技术学科的未来走向,研究学选考复习的有效性,加深对steam的理解,为拓展结合了通用技术特点的steam课程打下基础。
2、根据学科考试时间安排,统筹三个年段的教学安排,将教学的工作划分为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做好高三年级的4月份技术选考复习与迎考。在结合了各选考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系统化、专题化的复习学案,辅以不定时的知识回滚型的的周结测练习与每周的选择题限时练习,最终在4月的省技术选考中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与技术二考的250余位学生中,有19人赋分100,总均分为89.23,顺利完成高三教学任务。第二个重点是,紧抓高二技术学选考备考复习不松懈。在高二技术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高二学生技术成绩位于六校靠前的位次,故在今后的复习学习中还要力争一轮复习中的实效,保持成绩稳重有进,希望在1月第一次选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三个重点,做好高一学生的技术学考复习工作,通过具有技术学科特点的技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技术有全面的认识,通过系统化的学考复习,希望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力争复习的高效性,以在六月份的学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在新高考技术选考的背景下,参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要求本组教师加强对历年选考题和地市模拟题的研究,并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积极编制试卷试题,以提高本组教师的命题能力。本学期技术组分别参与了市命题竞赛(信息通用各一份),通用技术备课组获得了市命题竞赛三等奖。同时各年段也在各备课组长的带头领导下,开始系统化地编制适合各学段学生使用的学案与练习。
4、根据技术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现有的技术功能教室(机房、木工房和电控实践教室),组织学生的参加通用技术产品制作和信息技术上机操作活动,既能做到与课本内容衔接,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并做好功能教室的清扫与工具的管理工作。同时为了适应学校现有选考学生人数变多的趋势,学校决定于暑期招投标并重新改造新建一间通用实践教室,各组员在教研组长牵头下,积极商讨实践教室的建设项目,为实践教室的建设献计献策。
5、 本学期继续充分发挥教研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以学校青蓝工程为平台,邱利伟、刘盈盈与郑亚中创建了教师成长共同体,以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并借学校第二节校优质课评比的契机开展了课堂展示与说课,向全校老师展示了一年来自身的成长技术学科。作为新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学校举行的“长三角州教育改革论坛”活动中,全组老师通力合作,协助宋淑飞老师几经磨课,最终顺利完成开课工作。
二、工作反思
1、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要多样化,特别是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更需要关注课程发展方向以及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
2、还需加强组员之间的“联系”,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争取让组内更多的成员在市一级的平台上开出公开课,展示我校教研水平和教师风采。
3、导学案有在编制,但是过于零散,未能汇编成册,需要在下学期的工作中进一步予以规范。
4、本组老师参与的课题、论文评比的数量较少,希望在下学期工作中组员能更加积极的参与课题与论文评比。
5、本学期因为课时严重冲突导致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阻碍重重,希望下学期能得到改善。
三、总结
技术教研组是一个有活力的教研组,在学校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系列教研活动,教研组的老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下学期技术教研组将开展更系统和高效的教研活动,力争取得更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