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校本研训>学科教研
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新思考——龙湾中学语文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02作者: 浏览次数: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这几大方面都能在作文教学中得到培养。但由于写作花费时间多,同时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作文存在着“畏难”的情绪。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通过思维发散,展开头脑风暴,学会并追本溯源,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为目的,龙湾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作文专题的研讨活动。

首先,高三语文组王会升老师带来了一堂示范课《多元追因与思维表达》。课堂伊始,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让学生探讨公司产品销售情况每况愈下的原因,基于学生的回答,王老师立即引出鱼骨刺图分析法,从环境、方法、人力、测量、物料、机械六个方面清晰地对其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同时告诉学生在日常写作中,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多元追因。第二个环节便是指导学生运用鱼骨刺图分析法分析《流浪地球》刷新国产票房纪录的原因,让学生当堂学会方法的运用。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思维表达的训练,王会升老师分别通过三个小设计,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语言格式填写。从多维原因排序到确定优先原因的理由或原则,到最后思考探因的目的或意义。“多元追因”与“思维表达”双管齐下,让学生在内化思考的同时,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外化表达。



接下来,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陈郁郁老师基于这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王会升老师课堂的四大亮点分别是“巧借鱼骨搭支架”“活用句式激思维”“实抓目的明立场”“替换名言求提升”。同时如果对“鱼骨支架”再进行简化,可能学生的写作更加明确。




最后,以王会升老师的压轴微讲座《作文教学的“可为”和“不可为”》结束。王老师指出作文教学固然有很多老师“不可为”的地方,但是我们仍然有许多“可为”之处。比如于学生而言,范文仿写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老师可以搜集经典范文与学生一起研究分析。另外作文训练课需要有操作性和训练性,可以开展的训练点有“让步论证法”“文采微提升”等等,针对性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思路,所以一堂精心设计的作文课,能着实让学生有踏实的收获。作文教学教什么?内在思维和外化表达能共筑一篇好文,而这次作文主题教学活动正是从这里出发,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