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2-20 浏览次数:
长期以来,诸如“高中语文成绩扁平化”“语文难出高分”“语文高分成绩不是教出来的”等论断不绝于耳。语文的重要性和地位毋庸置疑,但高考中语文难出高分,语文尖子生数量稀少,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11月26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的高中语文尖优生培养高峰论坛在龙湾中学召开,论坛以多位身处一线的教学名师的慧眼和经验,提供解决以上难题的灵感与思路。
“语文好,可以让你的成绩达到巅峰。”论坛伊始,在介绍完龙湾中学近年以来的教学成绩之后,我校校长助理叶忠秋便以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夏向荣分析了温州市近年来的高考和模拟考相关数据后,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拔尖生培养的现实意义:国家对拔尖人才的渴求,拔尖生在学校中的标杆和榜样作用,社会对拔尖生的高度关注。
论坛公开课《语言乃存在之家园》由浙派名师金华一中王霄怡执教。王霄怡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以学生当前“面临困惑”和“具备的答题能力”着手,将整个课堂引向“言语形式”的“三感”:分寸感,情味感与和谐感。王老师或颔首学子互动追问,或作思维游龙走凤,如茶芳淳,却是畅快淋漓,更是高屋建瓴,直击教学要害。温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周康平老师点评:“这堂课着眼语言,能以不变应万变,能从高阶角度思考,很有启发性。”
特级教师金华一中滕世群作《高三语文尖子生培养策略》讲座。滕世群以其平易近人谦逊文雅的风格,执教数十年孜孜不倦之经验,开诚布公探讨语文尖子生的培养。讲座不以空中楼阁理论,专取实证躬行求实,以其历届学子中的出类拔萃者作为范例,逐一分析,提点名家成才路,指明文优重中重:读书,乃语文之坚石地基,更是语文尖子生培养的唯一可循途径。
永嘉中学郑铭铭老师和瑞安中学孙越静老师介绍两校语文尖子生培养的实践。郑铭铭以教师熟悉的作文批改切入,引出个中“表达形象”和“思维深刻”两个的方向,向与会老师展示了永嘉中学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作法:“学生心悦”“强化阅读”“掌握锁钥”“跃己展示”。
孙乐静以“语文尖子生”和“尖子生的语文”为两个方向,展示瑞安中学近年语文成绩细况,直接对高考试卷小题分值和高分者可扣分数进行罗列和分析,指出“达到120不是那么难”“达到120的作文底线必须是48”“突破125作文还大有可为”。
温州中学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单惟童,以她高考语文成绩143分的经历,从亲历者视角看高考,阐述了“语文高考考什么”“语文高考怎么考”,分享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方法。她说:“语文高考就是一个大语用题,答题者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中,既要揣摩出题者意图,又要揣摩阅卷者观感。”
正如周康平在会上所言:我们开展这次论坛,是为了让温州的学校拥有一次在竞争中合作的机会,希望能够将每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和资源进行一次整合,让温州高中语文团队更加强大。培优,培尖,育人,育己。
思君斯语,此番论坛,是为闻智者之传道,为听卓越之思维,更为践守育人之承诺。
文字:任勇
图片、编辑:肖云豹
审核:方圣峰